韦尼子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韦尼子,韦匡伯长女。初嫁王世充长子王玄应为皇太子妃,后为唐太宗昭容。

基本资料

中文名:韦尼子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

出生地:京兆杜陵县

出生日期:隋大业三年(607)

逝世日期:唐显庆元年(656)

职业:太子妃→嫔妃

封号:昭容

前夫:王玄应

韦氏,名尼子,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生于公元607年。

曾祖父为韦孝宽,祖父为韦总。父亲韦匡伯,为隋尚衣奉御、舒国公。所以韦尼子与韦贵妃乃是堂姐妹。

墓志言韦氏于武德四年“以良家受选”,当是秦王克东都后随其堂姐一同被召入秦王后庭。武德四年,高祖以历代官职皆不足以称秦王功业,乃特置了“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李世民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峰,美眉们也开始小规模的进入后庭。韦氏姐妹、燕氏都是在武德四年入选的,上将府内一时间丽色无边。

韦氏率性柔婉,贞观年间被册为“昭容”,为九嫔之一,仅在“昭仪”之下,属正二品。然其墓志书“大唐故文帝昭容一品韦氏墓志之铭”,于例不合,应当为死后追赠一品之故。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九月,韦氏病亡于崇圣宫(太宗别庙),享年五十岁。其年十月陪葬昭陵。

韦皇后简介

唐中宗皇后韦氏(?-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之妻,生懿德太子李重润、永泰公主李仙蕙、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和安乐公主李裹儿。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以其从兄韦温掌握实权。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封寺庙道观。景龙四年(710年)中宗暴卒,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不久李隆基发动政变,拥其父相王李旦复位。被杀于宫中,并被追贬为庶人,称韦庶人。

生平

中宗(李显)为太子时,立为妃。弘道元年(683)中宗即位,次年,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在流放生活中,韦氏患难与共,排解了中宗的悲愁惶惧情绪。中宗发誓如能复位,定任她所为,不加禁制。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传说三思与韦后、婉儿私通,韦后的爱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恃宠专横,权重一时。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

武三思通过韦后和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人主,作威作福。一批趋炎附势的官僚集在他门下,其中有五人特别卖命,被称为“五狗”。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经常侮辱重俊;武三思猜忌重俊,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立她为皇太女。重俊甚为不平,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杀。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专横,势倾朝野,她曾将自己草拟的诏敕,掩住正文,请中宗在文后签署,中宗竟不看诏文,笑而署敕。她和长宁公主(亦韦后所生)、昭容上官婉儿等都仗势弄权,卖官鬻爵。受钱三十万即自己写好封官墨敕(不盖官印),不经宰相审议签署,斜封交中书省执行,称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同正、试、摄、检校等名义授官的,就有几千人。她们又大肆营建第舍,穷奢极欲。安乐公主强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一幅织成裙,值钱十万。中宗、韦后和公主们又多建佛寺,劳民伤财。其时后突厥攻掠陇右;西突厥别部突骑施部攻陷安西都护府,断安西四镇路。内地则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却与韦后恣为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据说,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相关史料《新唐书列传第一 后妃上》

中宗庶人韦氏,京兆万年人。祖弘表(韦弘表),贞观中曹王府典军。

帝在东宫,后被选为妃。嗣圣初,立为皇后。俄与帝处房陵,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杀。后止曰:“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及帝复即位,后居中宫。

是时,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与政事,方敬晖等将尽诛诸武,武三思惧,乃因昭容入请,得幸于后,卒谋晖等诛之。初,帝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至是与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三思讽群臣上后号为顺天皇后。乃亲谒宗庙,赠父玄贞上洛郡王。左拾遗贾虚已建言:“非李氏王者,盟书共弃之。今复国未几,遽私后家,且先朝祸鉴未远,甚可惧也。如今皇后固辞,使天下知后宫谦让,不亦善乎?”不听。神龙三年,节愍太子举兵败。宗楚客率群臣请加号“翊圣”,诏可。禁中谬传有五色云起后衣笥,帝图以示诸朝,因大赦天下,赐百官母、妻封号。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歌》十二篇,言后当受命,曰:“昔高祖时,天下歌《桃李》;太宗时,歌《秦王破阵》;高宗歌《堂堂》;天后世,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之德专蚕桑,共宗庙事也。”乃赐志忠第一区,彩七百段。太常少卿郑愔因之被乐府。楚客又讽补阙赵延禧离释《桑条》为九十八代,帝大喜,擢延禧谏议大夫。

于是昭容以武氏事动后。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母、妻不繇夫、子封者,丧得用鼓吹。数改制度,阴储人望。稍宠树亲属,封拜之。昭容与母及尚宫贺娄等多受金钱。封巫赵陇西夫人,出入禁中,势与上官埒。繇是墨敕斜封出矣。三年,帝亲郊,引后亚献。明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服过市,彷徉观览,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禁架,常侍马秦客高医,光禄少卿杨均善烹调,绵引入后廷。均、秦客蒸于后,尝丧免,不历旬辄起。

帝遇弑,议者裯咎秦客及安乐公主。后大惧,引所亲议计,乃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辅政,留守东都,诏将军赵承福、薛简以兵五百卫谯王重福(李重福),与兄温定策,立温王重茂(李重茂)为皇太子,列府兵五万分二营屯京师,然后发丧。太子即位,是为殇帝。皇太后临朝,温总内外兵,检护宫省。族弟濯(韦濯)、播(韦播),宗子捷(韦捷)、璿(韦璿),璿甥高崇及武延秀,分领左右屯营、羽林、飞骑、万骑。京师大恐,传言且革命。播、璿入军中,鞭督万骑欲立威,士怨不为用。俄而临淄王引兵夜披玄武门入羽林,杀璿、播、崇于寝,斧关叩太极殿,后遁入飞骑营,为乱兵所杀。斩延秀、安乐公主。分捕诸韦、诸武与其支党,悉诛之,枭后及安乐首东市。翌日,追贬为庶人,葬以一品礼。

《新唐书列传第六》

中宗四子:韦庶人生重润,后宫生重福、重俊、殇帝。

懿德太子重润,本名重照(李重照),避武后讳改焉......《新唐书列传第八》

定安公主,始封新宁郡。下嫁王同皎。同皎得罪,神龙时,又嫁韦濯。濯即韦皇后从祖弟,以卫尉少卿诛,更嫁太府卿崔铣。主薨,王同皎子请与父合葬,给事中夏侯銛曰:“主义绝王庙,恩成崔室,逝者有知,同皎将拒诸泉。”铣或诉于帝,乃止。銛坐是贬泸州都督。

长宁公主,韦庶人所生,下嫁杨慎交。造第东都,使杨务廉营总〖野史流传〗 流传唐中宗韦皇后名叫韦香儿。

相传,韦香儿原名叫韦莲儿,从小虽然聪慧过人,伶俐可爱,但貌不出众,姿色平凡。到芳龄二八,豆蔻年华时,虽也长的落落大方,小鸟依人,但是还待在闺中,无人垂青。韦莲儿不甘心过平常人生活,一心想飞黄腾达,但苦于没有机会,其父亲韦玄贞又是京城长安郊外一地方小官吏,连七品都够不上,想高攀权贵的韦莲儿为此大伤脑筋。一日,韦莲儿正在对镜惆怅的时候,巧遇终南山一四海云游的道长,道长看出了韦莲儿的心思,并结合韦莲儿的生辰进行推算,便知道韦莲儿得到他的点化和帮助后一定能够梦想成真。于是,道长对韦莲儿说:“姑娘乃大富大贵之人,大可不必为琐事而神伤。我这里有胜似灵丹妙药的处方一张,你只需配齐处方上的中草药,并按照我说的方法使用,定会达到你所想象不到的奇效。”韦莲儿听后大喜,立刻让人去按处方寻药,配齐草药,按方而制,并按照道长所言内服外用,隔日一次,从不间断。不到半年,奇迹出现了,韦莲儿不仅变的皮肤白嫩,而且身材修长,曲线完美,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异香,在十步之外就能闻出。就连外出办差归来,好久不见的父亲韦玄贞都不敢相认自己的女儿。

时年春夏交替时节,当时的皇太子李显到郊外狩猎归来,骑马从韦府的围墙外经过,忽然一阵微风吹来,一种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面而来,同时,围墙内传来阵阵银铃般的嬉笑声。强烈的好奇心让这位正当年少的皇太子驻马不前,随从即叩门而入,见韦莲儿和丫鬟正在院中嬉笑打闹。当韦莲儿得知眼前这位英俊潇洒的“公子哥”就是太子李显时,竟然紧张的双手捂面一溜烟跑回房中,留给李显一个靓丽的背影和风中的余香。不久,韦莲儿被招进宫中,当朝皇帝武则天初见韦莲儿,沁人心脾的香气就迎面而来,武则天龙心大悦,连声称好,随即赐名韦香儿,并赐婚韦香儿成为太子妃,后来韦香儿把那张神奇的中草药配方,进献给了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按方制药,使用后,年过半百肌肤却犹如少女,容光焕发,使得一代女皇名垂千古,李显即皇位后,册封韦香儿为皇后。

【唐穆宗韦皇后】

人物简介 宣懿皇后韦氏(?—?),唐穆宗李恒妃嫔之一。唐武宗李炎生母。唐穆宗为太子时,韦氏已经是穆宗的妾室,生下唐武宗。长庆时,被册为妃。武宗登基时,韦氏已经去世,被追册为皇太后。

〖相关史料〗 《旧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武宗昭肃皇帝之母也。事阙 《新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失其先世。穆宗为太子,后得侍,生武宗。长庆时,册为妃。 武宗立,妃已亡,追册为皇太后,上尊谥,又封后二女弟为夫人。有司奏:“太后陵宜别制号。”帝乃名所葬园曰福陵。既又问宰相:“葬从光陵与但祔庙孰安?”奏言:“神道安于静,光陵因山为固,且二十年,不可更穿。福陵崇筑已有所,当遂就。臣等请奉主祔穆宗庙便。”帝乃下诏:“朕因诞日展礼于太皇太后,谓朕曰:‘天子之孝,莫大于承续。’今穆宗皇帝虚合享之位,而宣懿太后实生嗣君,当以祔庙。”繇是奉后合食穆宗室。

浏览63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