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峰简介_个人资料

孙兰峰(1895—1987),字畹九,山东省滕县人。18岁开始军旅生涯,历任阎锡山部连长、营长,后在傅作义部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党第12战区骑兵总指挥,第 11兵团司令官,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张垣警备司令,第九兵团司令。在抗日战争中,孙兰峰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绥远抗战、五原战役。抗战胜利后,任收复热河、绥远、察哈尔先头部队司令。1949年参加九一九绥远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孙兰峰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蒙绥合并后,孙兰峰又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87年因病逝世,终年92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兰峰
别名:畹九、急火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滕州市
出生日期:1895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1987年2月27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主要成就:陆军中将、第九兵团司令官
孙兰峰生于1895年11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初一)。山东滕县(今滕州市)人。行伍出身,晋绥陆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1912年入伍当兵,历任山西巡防第5营班长、北洋陆军第12混成旅(旅长赵戴文)少尉排长、山西陆军第2混成旅(旅长马开崧)第4团(团长谢濂)第1营中尉排长。
1925年8月调升山西陆军第4旅(旅长谢濂)第8团(团长傅作义)第2营第3连上尉连长。
1926年9月第8团扩编为第2师(师长孔繁蔚)第4旅(旅长傅作义),升任第7团(团长张葆亨)第2营少校营长。12月所部改称第4师(师长傅作义)第4旅(旅长白濡青)第7团(团长张葆亨)第2营,仍任少校营长。
1927年7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阎锡山)第4师(师长傅作义)第4旅(旅长白濡青)第7团(团长张葆亨)第2营,仍任少校营长。
1928年1月12日在涿州向奉军作战时战败投降,旋脱逃。6月出任国民革命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傅作义)独立第36团上校团长。9月所部改编为第3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暂编第12师(师长傅作义)第24旅(旅长白濡青)第4团,仍任上校团长。10月所部改称第43师(师长傅作义)第128旅(旅长白濡青)第256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0年4月所部改称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30师(师长白濡青)第88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1年1月所部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10师(兼师长傅作义)第20旅(旅长金中和)第39团,仍任上校团长。6月所部改称第73师(兼师长傅作义)第211旅(旅长金中和)第421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5年5月24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6年5月升任独立第211旅(辖三团)少将旅长。1936年7月30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1936年12月21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12月独立第211旅改称第73师(师长刘奉滨)第211旅(辖两团),仍任少将旅长。
1938年10月所部改称独立第211旅(辖三团),仍任少将旅长。
1939年6月调升新编第31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40年6月12日升任暂编第3军(辖暂编第11师、暂编第17师、新编骑兵第3师)中将军长。5月8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940年12月5日晋任陆军少将。
1944年10月带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学习。
1945年1月陆大毕业后派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总司令邓宝珊)中将副总司令兼暂编第3军军长。8月辞去军长兼职。10月调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骑兵总指挥部中将总指挥兼察绥挺进军(司令张励生)副司令。同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
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12月26日晋颁三等宝鼎勋章。
1947年3月改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傅作义)骑兵总指挥部中将总指挥兼蒙边剿匪司令部司令。
1948年1月1日晋颁四等云麾勋章。2月调任第11兵团(辖暂编第4军、整编骑兵第5旅、整编骑兵第11旅)中将司令官兼张垣警备司令部司令。9月22日晋任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代理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代全省保安司令部司令。7月16日调任第9兵团(辖第111军)上将司令官。9月19日在绥远归绥率部起义。12月2日出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主席傅作义)副主席兼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董其武)副主席、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兼司令员傅作义)副司令员。
1951年3月当选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苏谦益)副主席。8月绥远省军区改称绥远军区(兼司令员傅作义),仍兼任副司令员。9月24日兼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主委苏谦益)副主任委员。
1952年8月8日绥远军区并入蒙绥军区,辞去军区副司令员兼职。
1954年3月当选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委杨植霖)副主任委员。6月18日绥远军政委员会撤消,被免去兼职。同月19日调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副主席。
1955年2月当选政协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植霖)副主席。
1967年11月免职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职。
1978年3月当选全国政协(兼主席邓小平)委员。
1987年2月27日,孙兰峰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终年92岁。
在抗日战争中,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绥远抗战、五原战役。抗战胜利后,任收复热河、绥远、察哈尔先头部队司令。并曾当选为第四、五届中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著作
著有《孙兰峰文稿》。
在傅作义所部,素以“勇冠三军”著称,作战中跛一足。人称“傅作义的两只虎,孙兰峰,董其武”,这两员大将在傅部从长城抗战到最后和解放军的绥远对峙可谓无役不与,配合默契亲如手足,但傅部老人讲其实两个人的气质大有区别。董其武沉默坚韧,足智多谋,善于指挥步兵,有儒将美称,孙兰峰脾气暴躁,作战凶猛,善于指挥骑兵,老部下说起他来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孙兰峰,急火星”,充分显示了他的性格。
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挥师南犯,占热河省和长城各要隘,并谋取冀东,以图华北地区。因而在1933年夏天,长城沿线战火纷飞,古北口一带形势紧急。孙兰峰奉命率421团编成火力网,致日军战马狂嘶倒地,士兵尸体横野;日军又屡屡增兵,双方肉搏,三次进攻全部大败。这就是著名的长城抗战。因战功卓著,1936年5月孙兰峰升任独立第211旅少将旅长,同年12月21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孙兰峰奉命坚守红格尔图,有次他带兵去侦察时看到阵地前来了一群羊。孙兰峰一想,不对,零下二十摄氏度怎会有羊群?肯定是日伪军反穿羊皮大衣爬来偷袭!他马上下令对准羊群一阵猛打。同时,他又命令一队精兵也反穿皮袄爬过去就地反击。果然,“羊群”就是敌军指挥官伪蒙军名将、副司令官雷中田带领的敌军。雷在被一阵炮火打蒙了以后,又看到迎面也爬来一群羊,以为是自己人,发愣间就被送进了鬼门关。
百灵庙是绥远省北部的军事要地,地势险要,是日寇进攻绥远省的桥头堡,也是与日寇勾结在一起的蒙奸德王的大本营。1936年11月,从情报得知,日军将由北部用百余辆汽车运送弹药至百灵庙,以备侵犯绥远之用;傅作义就找来孙兰峰商量,决定突袭百灵庙。这次战斗敌我悬殊巨大,著名的战地记者范长江曾著文说:我以徒步疲劳之兵,当骄逸之马;仅果腹之备,当山积之粮;涉平荒之地,以攻环抱之险;以相等之兵力,以袭有备之敌……然而,孙兰峰将军等巧妙制订作战计划,冒着严寒,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仅在12月4日,就歼敌600多名,生俘200余人,还策反了敌伪四个师的投诚,最终取得了这次战役的全面大捷。此次大捷,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前来捐款捐药;上海明星电影制片厂派人专门采访抗日英雄孙兰峰旅长。
1940年,已是少将师长的孙兰峰参加了著名的五原战役。这个历时115天的战斗,包括了反攻包头、绥西之战。孙兰峰无不是临危不惧,勇冠三军,亲赴前线,冒着12架敌机的狂轰滥炸和敌人猛烈炮火的攻击,最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共毙敌3000余人,获大炮16门,各种枪支数千。因此,孙兰峰受到嘉奖,晋升为暂三军中将军长。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绥远四面被围。1949年9月20日凌晨3点,孙兰峰以大局为重,拒绝蒋介石几次派来高官的游说,跟随傅作义将军在和平起义书上签字,庄严地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分别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蒋介石的国民党集团,走到人民的行列中来,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9年9月20日,孙兰峰随傅作义到达北京。在前门车站一下火车,孙兰峰在站台上就看见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贺龙、罗荣桓、杨成武等司令员们致意欢迎;贺龙一把拉住孙兰峰对杨成武说,“你们这两个老对手又见面了,哈哈!”陈毅元帅也走上前来,说孙将军咱俩是“老乡”,地地道道的“老乡”!的确,陈毅元帅曾在山东参与指挥了鲁南战役,所以说自己是山东老乡。10月1日,孙兰峰参加开国大典,在观礼台上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孙兰峰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蒙绥合并后,孙兰峰又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安享晚年的孙兰峰曾经感慨万千地说:“我这一辈子一共端了五个碗,幼小端爹娘的碗,大了端孙文的碗;后来端阎锡山的碗,再后来端蒋介石的碗,最后端毛泽东的碗,只有这一次才端对了!”
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成立会议期间,周恩来在百忙中设便宴招待了他,还特意拿出宋庆龄赠送的原来是一位法国朋友送给孙中山先生的酒,请他喝,使他深受感动。在1984年纪念“九·一九”起义35周年时,孙兰峰曾著文说:“我始终不渝地认为,‘九·一九’率部起义,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选择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这光荣历史,坚定不移地走好这条光明之路。”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