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明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崔子明(1903-1986) ,泰安县夏张(今岱岳区夏张镇)人。中共早期党员,泰西抗日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另有滑稽大鼓艺人崔子明,艺名老倭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崔子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泰安县夏张

出生日期:1903

逝世日期:1986

主要成就:泰西抗日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

人物经历

崔子明幼时上私塾,因家境贫困缀学务农。1928年,夏张成立农民协会,崔子明被推选为领导人。1933年2月,经县立师范王玉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3月,他被中共泰安县委任命为二区区委书记。重任在肩,他走街串巷,翻山越岭,发动群众,组织暴动。半年后,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在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大堂上,他义正辞严,使韩复榘无可奈何,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判刑15年,投进山东省第一监狱。

在监狱里,他向狱友学习革命理论,与先后被押进同一狱号的三位共产党员组成了党小组,领导了全狱的多次绝食斗争。当他知道所住的“育”字号牢房曾是当年关押第一次党代会代表邓恩铭的牢房时,他再一次发出“为党的事业死而后已”的誓言。

1937年8月,党营救崔子明出狱。9月,与山东省委取得了联系,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山东抗日自卫团,任副主席。在津浦铁路以西的夏张一带组织抗日武装自卫队,开展抗日斗争。

1937年12月31日,日军侵占泰城。1938年1月1日凌晨,崔子明带领10余人,在夏张镇小学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当夜他把起义队伍拉到盘龙山的鹁鸽崖山洞,点燃起泰西抗日斗争的星星之火。起义的第4天,抗日武装就发展到了40余人、30多支枪,并转移到香水寺一带。他多次到肥城、宁阳、泰安等地四处奔走,发展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1月11日,各抗日游击队汇集在肥城空杏寺,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1938年1月16日夜,他率部袭击肥城,俘虏了日伪“维持会”全部人员,处决汉奸维持会长范维新。攻打肥城胜利后,他挑选60名精干队员,夜袭界首车站,用大刀砍死七、八名日军,缴获两只日本三八式手枪,一只德国造马枪。庆功会上,崔子明用舌头舔着杀死鬼子的大刀上的鲜血,慷慨激昂地说:“这就叫做‘饮血解恨’,饮民族之敌的血,解亡国亡家之恨!我崔子明一天不死,就用它去砍日本侵略者!”

4月,中共在夏张镇建立了抗敌自卫团驻夏张办事处,他任主任,指挥驻夏张镇周围的自卫团几个大队,开展对敌斗争。这时正值日军在台儿庄地区与中国军队决战,他率队星夜奔赴泰安城南黑虎泉,炸毁日军的列车,切断津浦铁路达一个星期,支援了台儿庄会战。

1939年5月,崔子明带领泰西独立营参加了陆房战斗。

崔子明出色的完成了特委部署的各项重要工作。他刀劈宋继昌,枪杀杨正武,严惩曹其焕,铲锄白龙河,处决毕克波,智取扇子崖,巧拔警察所,策反敌炮楼,砒霜破据点,巧杀苏春秀,日寇对崔子明闻风丧胆,人民群众拍手称好。

这期间,崔子明在特委领导下,对统一战线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风险,去做国民党二区区长和“光复军”、红枪会首领的工作。他亲率大队,在夏张、东向一带,数次痛击反共不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武装“荣别队”。他的部队三次编入主力部队,不断为八路军输送新的兵员,泰西干部群众称他是“抗日的英雄”、“扩军的模范”,罗荣桓风趣地称他是革命的“兵贩子”。

1940年冬,他任中共泰西地委委员兼敌工部部长,泰西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1942年初,中共泰西县委书记被捕叛变,全县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他和泰西各县委一起英勇战斗,杀敌除奸,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沉重打击敌人,为巩固和发展泰西抗日根据地做出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地委专署的通报表扬。

1943年9月,他率领泰西军区一团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队四旅,任旅副政委。在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指挥下,参加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之后,又调任泰西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独立一旅政委。

1947年10月,肥城布山战斗中,中共泰西地委、专署机关遭受严重损失,还乡团趁机疯狂地向群众反攻倒算,捕杀干部群众,形势严峻。崔子明奉命率领部队重返泰西扭转局面,他亲自指挥部队攻打石横据点,经过两天的激战全歼还乡团600多人,取得胜利,解救了大批干部和积极分子。

同年10月,国民党部队15旅、77旅向泰西地区进攻,冀鲁豫军区决定发起东进战役。在军区司令员赵健民指挥下,他率一、二团参加战斗,经过数日激战,取得歼敌4千余人的重大胜利。

1948年11月,崔子明奉命率部队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17军51师政委,同师长闵学胜奉命率部队渡过长江,进军赣浙两省,追歼逃敌至福建省瓯南平地区,并担任建瓯市军管会主任,之后,51师从福建经江西向贵州进军,解放贵阳。

建国后,崔子明任中共贵州省贵阳地委书记和遵义地委书记兼任军分区政委。在三年多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带领官兵和人民群众完成贵阳地区的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等工作。

任职经历

1952年10月后,崔子明投身到大西南的经济建设行列,历任西南建工局副局长兼四川省重庆市建设局党委书记,西南地质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云南省地质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为西南工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后崔子明任云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并兼任省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他正确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实事求是地平反、甄别了一批“整风反右”被错误处理的党员干部,并恢复了他们的工作。1980年11月,他调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1986年1月17日,崔子明病逝昆明。

浏览44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