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德简介_个人资料

孟宪德(1922.03~2013.01),男,山西长治人,出生于上党孟家花园。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农牧渔业部党组成员、国家水产总局局长、分党组书记,农垦部原副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原董事长,离休干部。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孟宪德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长治
出生日期:1922年3月
逝世日期:2013年1月24日
职业:农垦部原副部长
毕业院校:上党联立乡村师范学校
信仰:共产主义
孟宪德(1922.03~2013.01.24),男,1922年3月出生于山西长治。
1937年,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陵川县工委委员兼附城区党支部书记。
1937年12月,先后任中共陵川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秘书、工委书记。
1937年12月后,任潞城县工委组织部长、书记,
1939年底~1940年,任过太行区第四专署青年救国联合会主任(青年组织)。
1944年6月,任中共太行第四地委城工部(部长于林)长治工委书记,太行第四地委(地委书记于一川、组织部长王谦)秘书长。
1945年11月,任中共长治市(县级市)市委书记(市长冯于九、孙竹庭)。
1946年,任中共长治市委(升为地级市,王谦任市委书记,市长杨绍曾)宣传部部长。
1946年6月,任中共长治县委代理书记(原县委书记王宗琪随军南下)。
1947年春,任太行区党委青委副书记。
1949年太原解放后,任山西省青委委员、省委学生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南下广东,先后任华南共青团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共青团华南区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中南地区副书记。
1953年,当选为共青团团中央委员。
1954年,任中共粤西区区委副书记。
1956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湛江地委第一书记。
1965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
1971年,任中共广东省佛山地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1975年,任中共广东省为常委。
1977年12月,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9年12月,任广东省副省长。
1981年4月,调任农垦部副部长。
1982年4月起,任农牧渔业部党组成员、水产分党组书记、国家水产总局局长,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董事长。
1995年6月离休。
2013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农垦部副部长孟宪德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孟宪德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孟宪德同志曾于1956年3月至1966年6月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书记。
1958年初,时任湛江地委书记,决策上马根本解决雷州半岛几百万人民吃水的鹤地水库和雷州青年运河工程。1958年5月14日开工,孟宪德同志带领雷州人民,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移山造海,拦截九洲江,建设蓄水11.44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和271公里长的青年运河总干渠及五大分主干渠及配套支渠共长5000多公里。经湛江受益各县市人民两年奋战,到1960年春耕全面建成,清澈的甘泉沿着青年运河潺潺而流,干渴的雷州大地从此焕发了青春。昔日赤地千里禾不长,解渴充饥盼天灵;如今人杰粮丰蔗满园,林果葱翠遍雷州。鹤地水库和青年运河的建成,保证了雷州半岛14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还解决了湛江、廉江、遂溪、雷州等市县的工业及生活用水,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0年来成为湛江地区及雷州半岛人民的母亲河。
主要举措
在湛任职期间,孟宪德同志还倡导大办交通,发展经济,关注文化,重视教育,狠抓硬件建设,抓人才教育和培养,支持创办了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等4所大学和2所中等专业学校,建起了专区博物馆和图书馆,支持地方剧种发展,促进文化普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湛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