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如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杨坤如(1884—1936),字达波,广东省博罗县人,绿林出身,所部为旧桂系军阀收编,任警卫军第五营营长,驻扎潮汕。1918年初,陈炯明率援闽粤军在潮汕集训,杨坤如率部加入援闽粤军,任第三路第二十一营营长。1920年任粤军第十七统领。当年8月随军由闽返粤讨伐桂军,升任粤军第一军第三独立旅旅长,不久改任广东警备游击第一路少将司令,1921年6月参加援桂之役。1922年5月,奉陈炯明密令,和叶举等人率所部擅自撤防返回广州,6月16日在广州公开叛乱,杀害夏重民。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杨坤如败逃香港,1936年病死。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坤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博罗县

出生日期:1884年

逝世日期:1936年

职业:军人

杨坤如(1884~1936),字达波。清博罗县汝湖(今属惠城区)人。绿林出身,所部后为桂系军阀收编,任警卫军第五营营长。1918年(民国7年)率部加入援闽粤军,任第三路第二十一营营长。1920年任粤军第十七统统领,8月随军由闽返粤讨伐桂军,在河源击败桂军卓贵廷部,升任粤军第三独立旅旅长,收编东江民军武装,扩编为广东警备游击第一路,任少将司令。1921年援桂战役爆发后,奉命率部入桂,编入中路军作战,升任第五师师长。1922年5月奉陈炯明密令,与叶举等部擅自撤防,返回广州。6月16日,参与陈炯明叛乱,围攻、炮轰总统府。19日,杀害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志士夏重民,后率部占踞韶关,阻击北伐军回师平叛。1923年春,陈炯明在孙中山通电进行讨伐的情况下见形势不利退出惠州后,驻扎惠州的杨坤如诡称脱离陈军独立,被粤军改编为警备军第二师,也竖起讨贼旗帜,交出惠州财权、军权,得到孙中山致电嘉奖。4月,奉大元帅密令,收缴刘震寰部属惠阳翁耀腾部枪械。随因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陈炯明部第九师师长兼惠州清军督办,即于4月23日复叛,宣布对广州政府独立,于5月率部进犯石龙,并攻击孙中山“借政府名义卖产骗财”。被陈炯明任命为总司令部前特总指挥,在博罗抗拒广州政府桂军,旋退守惠州。因其反复无常,孙中山“悬赏捉拿”。随后,滇桂联军进围惠州城,孙中山到前线指挥作战,出动飞机轰炸、炮击、挖地道攻城,杨坤如率部顽强抵抗。10月中旬,还胁迫城内健壮居民组成“民军”,到处袭击联军。迫联军撤至东莞。1924年3月26日参加陈炯明在香港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反对放弃博罗、惠州,力主固守惠州。4月在联军合围惠州后,率部夜袭飞鹅岭联军阵地,混战3小时后退回城中。5月5日又率敢死队冲出北门,在城外与联军激战5小时后退入城。此后,经常深夜出袭,牵制联军,以图达到援助在海丰的陈炯明部之目的。7月下旬与钟子廷部2000余人,取道西湖突袭博罗,又迫联军退守苏村。9月中旬,以困守城中援绝,每夜约派千人向水北突围,均被联军击退。为缓兵之计,派惠阳县长李益三到横沥,请求团长邓演达乞大元帅及联军从缓攻城。利用联军暂停攻击之际,率千余人从水北门冲出,同时有三四百人从七女湖来配合,占据水北,但在渡河时遭联军痛击,仍龟缩城中。

1925年春,广东革命政府举行东征。再次进围惠州城。3月3日,杨派员与滇军第三军军长胡思舜洽商“输诚事宜”,提出保有其在惠州城的一切家产,向所部发放3个月军饷等5项条件,然后才交出惠州城,所部2000多人由联军改编。当日杨部被迫投降,退出惠州城,由滇、桂军代表入城接收。4月下旬通电下野,隐匿教堂,27日化装逃至河西,随即去香港。所部被改编,仍驻惠阳、惠州。6月被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任命为粤军第六军军长,护送回惠州就职。7月返惠州城,其旗帜、名称仍旧未改。8月,由于蒋介石恐其在惠州不可靠,被许崇智调赴海丰。9月,居然宣布惠州戒严。在10月1日国民革命军出师东征时,杨与部将联名通电全国,声讨蒋介石,宣布拥护陈炯明,脱离广州国民政府,并在惠州城内构筑防御工事。10月7日蒋介石致电,饬其自动退出惠州城,开往白芒花一带。10月12日东征军进抵惠州城郊,包围惠州城,并向杨发出劝降电,令他将军队撤往白芒花地区收编。杨拒绝收编,负隅顽抗。东征军遂发起攻城,10月14日惠州城被攻克。杨坤如负伤带卫队数百人,经水东街向梁化圩逃遁。后定居香港,1936年(民国25年)夏逝世。

兵败出逃

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11日,扫荡惠州城外之敌,占领飞鹅岭,包围惠州城。13日上午9时,东征军对惠城发起攻击,血战至14日下午4时50分,攻克惠州城,俘虏杨坤如部5000余人,缴获枪械6000多枝。杨坤如负伤狼狈出逃,先至横沥、河源,后潜往香港寓居,1936年夏病亡。

浏览3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