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晓初简介_个人资料

强晓初(1918.03~2007.10),男,陕西省秀延县(今子长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吉林省委原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强晓初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省秀延县(今子长县)
出生日期:1918年3月
逝世日期:2007年10月15日
职业: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信仰:共产主义
性别:男
简介
强晓初,1918年3月生,陕西子长人。1934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34年起在共青团陕西省子长县委工作。1935年2月至8月任秀延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裁判部部长,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团巡视员等职。同年12月至1937年2月任安定县苏维埃政府代主席、中共安定县委常委。1937年1月至7月任神(木)府(谷)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国民经济部部长(同年4月起)。6月至7月任安塞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任陕甘宁边区甘泉县县委常委、县长(1937年10月起)。1939年春至1941年2月任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专署行政专员、地委常委。1941年2月后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并任五部副主任。曾任延安行政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
1946年7月至1947年11月任热河省热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1947年11月至1948年12月任中共热河省热中地委书记兼热中军分区政治委员(1948年8月起)。1949年4月至9月兼任热河军区副政治委员。5月至11月任中共热河省委第二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至1951年4月兼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热河筹备工作委员会主任。
1949年10月至11月任热河军区副政治委员。同年11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热河省委第二书记,1950年1月至10月兼任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0年6月至1952年10月任热河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8月至1954年7月任中共松江省委第二书记。1951年6月至1954年7月任松江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2年6月至1954年7月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党组书记(至1953年11月)。1953年7月至1954年7月兼任松江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1954年7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1954年8月至1955年4月任黑龙江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6年7月至1963年1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其间曾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际活动指导会主任。1958年6月至1960年12月兼任中共松花江地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至1961年2月兼任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1960年7月至1963年11月任党委书记。1960年10月至1967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1960年12月至1966年1月兼任东北局秘书长。“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后得到平反。1975年起任辽宁省革命委员会财贸组第二副组长。同年6月至1979年1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6年10月至1977年10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8年10月至1979年1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党组副书记。1979年1月至1981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至1979年12月)。1980年12月至1981年10月任山东省副省长。1981年10月至1985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1982年1月起兼任吉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5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吉林省委原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强晓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强晓初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习近平、贺国强、周永康、王刚、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吴仪、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乔石、朱镕基、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吴官正、何勇、令计划、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顾秀莲、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唐家璇、华建敏、肖扬、贾春旺、王忠禹、阿沛·阿旺晋美、李贵鲜、罗豪才、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徐匡迪和李德生、肖克、王芳、谷牧、吕正操、郑天翔、刘复之、杨白冰、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张立昌、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李锡铭、邹家华、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曹志、韩杼滨、吴学谦、杨汝岱、宋健、钱正英、孙孚凌、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王文元、韩光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强晓初1918年生于陕西省子长县白家沟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10岁在外放羊时,总是被安定学堂内读书声所吸引。教书先生发现了这位求知若渴的放羊娃后,便亲自登门向他父母求情:这个孩子想念书,只要他肯学习,成绩上进,学校即可免学费,还提供给他学习用具。家人被强晓初的执著和先生的真诚所感动,同意强晓初上学读书。就这样,他一边放羊,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
在教书先生的启蒙下,强晓初有机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了解了共产党要推翻一切剥削阶级的目标。他耳闻陕北共产党人为人民翻身解放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从而坚定了为穷人打天下的信念。
在恩师的指引下,刚满16岁的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18岁那年,他担任了秀延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20岁出任甘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他21岁时,任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行署专员,积极组织当地发展生产,开展与绥远、宁夏的少数民族的工作,极大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945年4月,时任中央党校五部副主任,年仅27岁的他,以候补代表的资格,参加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中,他聆听了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央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以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解放全中国和创建新中国的宏伟构思。他亲自参加研究、讨论和制定了党和新中国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956年9月,时任黑龙江省军区政委、年仅38岁的强晓初,以黑龙江省代表的资格参加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八大会议上,他提交了《关于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书面发言,对发电、灌溉、养殖、航运等综合利用提出许多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中央决定开发大庆油田后,他兼任支援开发大庆石油领导小组组长。在环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支援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为我国结束无油历史作出了突出贡献。
1975年,他先后任第七工业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党组副书记,1980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81年10月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强晓初又一次被确定为列席代表,但是他却再也不能参加党的会议了。这一天,他永远地离开了为之奋斗的事业和从未离开过的党组织。
荣誉任职
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