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立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陈建立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浏阳市金刚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建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0年6月14日

逝世日期:河南省方城县

毕业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性别:男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课题3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中外合作、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和日本文部省、日本学术振兴会等课题10余项,如: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5-2007):中国冶铁技术起源的年代学研究(批准号:10405003)

2.国家文物局(2006-2008):重庆丰都炼锌遗址群的综合研究(20050102)

3.国家文物局(2008-2009):古代冶金与铸造发明创造文化遗产科学价值研究试点——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

4.国家文物局(2005-2006):中原及北方地区早期冶金遗址的考察和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6-2008):北方白瓷的色度学研究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2009):辽西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矿冶遗址调查研究

7.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7-2008):铁质文物保护综合研究

8.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7-2008):3500BC-1500BC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和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研究

9.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7-2008):3500BC-1500BC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和发展阶段的技术与经济形态研究

教师寄语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走遍天下,借各学科最新研究方法及成果,究天人之变,乃考古之大乐趣也。

人物经历

1995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5年9月至2001年6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就读,获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2001年11月-2003年10月,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

2003年12月-2005年7月,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师;

2005年8月至今,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月生规阳市人大代表、镇文卫系统党总支书记。1966年7月参加工作;1967年7月任教金刚中学担任班主任、教数学;1974年调浏阳二中任教;1975年调金刚五七高中任教,担任班主任、教数学;198O年任教于金刚中学,担任副教导主任;1986年起任金刚中学副校长兼总务主任;1975年至1986年期间担任大瑶学区数笑中心教研组组长;1992年起调金刚镇教育办工作;1993年评为长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研究方向

冶金考古

开设课程

冶金考古

1.陈建立,韩汝玢:《汉晋中原及北方地区钢铁技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建立,韩汝玢:《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器金相实验研究》,《文物》,1999年7期,84-91页。

.陈建立、韩汝玢:《汉诸侯王陵墓出土铁器的比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年1期,1-8页。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2000年1期,48-52页。

.韩占明、陈建立、李延祥等:《大钟寺馆藏铁钟分析报告》,《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建馆20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0月,230-252页。

6.陈建立、孙淑云、韩汝玢等:《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铜器的微量元素分析报告》,见《盘龙城—1963至1990年度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559-573页。

7.陈建立、韩汝玢、李延祥等:《辽宁北票喇嘛洞鲜卑墓地出土铁器的鉴定》,《文物》,2001年12期,71-79页。

8.陈建立、韩汝玢、今村峰雄:《古代钢铁制品中的浮凸组织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4期,11-17页。

9.吴小红,陈建立,刘伟等:《中国科技考古:从起步到前沿》,《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秋季号,12-14页。

10.陈建立,韩汝玢,斋藤努,今村峰雄:《从铁器的金属学研究看中国古代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发展》,《北方文物》,2005年1期,17-28页。

11.李延祥,陈建立,朱延平:《2005年度辽西地区古代矿冶遗址考察报告》,《文物科技研究》,2006年第3期,86-96页。

12.陈建立:《临淄出土战国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临淄齐墓·第一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489-491页,图版117-118。

13.陈建立,杨琮,张焕新等:《福建武夷山城村汉城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文物》,2008年第3期,99-96页。

14.陈建立:《河北徐水西黑山遗址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见,《徐水西黑山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

15.陈建立,黄全胜,李延祥,韩汝玢:《赫章可乐遗址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6月。

16.陈建立,李延祥:《古代冶金遗址的研究与保护》,《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17.陈建立,王建平,陈铁梅等:《山西永济蒲津渡铁器的AMS-14C的年代测定》,《全球化背景下考古学新前沿——解读中国古代传统》,美国AMS基金会,2008年。

18.JianliChen,RubinHan.StudyontheFerrousArtifactsUnearthedfromthePrinces’TombsofHanDynasty.ProceedingsoftheFif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BeginningsoftheUseofMetalsandAlloys,GyeongjuinKorea,2002:339-346.

19.JianliChen,RubinHan,MineoImamura.StudyonGhostingStructureintheIronandSteelArtifactsUnearthedfromChina.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ArchaeometallurgyinEurope,MilaninItaly,2003:201-208.

20.JianliChen,RubinHan,XinWan.TheManufactureTechniqueofFerrousArtifactsExcavated FromXianbeiGravesiteatLamadongVillageofLiaoningProvince.ScientificResearchintheFieldofAsiaArt:ProceedingsoftheFirstForbesSymposiumattheFreerGalleryofArt,ArchetypePublications,2003:70-78.

21.HaiwangLiu,JianliChen,YangxiangLi,etal.PreliminaryMulti-disciplinaryStudyoftheMiaobeihouZincSmeltingRuinsatYangliusiVillage,FengduCounty,Chongqing.MetalsandMines-StudiesinArchaeometallurgy,ArchetypePublications,2007:178-185.

浏览54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