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简介_个人资料

杨培,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任东莞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后历任广东省人事厅处长、广东省商业厅商政处处长、广东省商业厅厅属饮食服务公司经理。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培
别名:杨官生、杨力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东莞清溪杨梅岗村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2008年
职业:公务员
信仰:共产主义
身份:东莞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
杨培(1921~)又名秧中,笔名墨翁。江苏淮安人。
1942年结业于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学院。历任新四军连职及地方县(处)级公司副经理,地质大队副队长,苏州市博物馆、苏州市图书馆馆长等。曾为苏州市少年书法竞赛评委、《书画研究》编委。
现为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书画研究会秘书长,苏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双塔书画篆刻协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老文艺工作者联谊会会员,沧浪诗社社员。曾参加中日书法联展及在日本国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书道联盟展和国内50多次展览;获国际书道联盟奖和国内优秀奖等。曾为赈灾义卖及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鸡兹捐赠书法作品,为香港回归献礼的《东方书画长城巨卷》创作书法作品等。书法作品流传于海内外,被辑入《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纪念册》、《姑苏翰墨缘》、《姑苏艺廊》,并被中国书画报社收藏。诗词作品被辑入《霜剑篇》、《姑苏吟》、《沧浪诗词选集》,入选《千家酬唱集》。辞条收入《中华诗词学会人名大辞典》、《淮安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杨培(1915—2008),原名杨官生,又名杨力争,东莞清溪杨梅岗村人。
1937年七七事变前,参加清溪人民抗日救亡工作队(后改称“清溪御侮救亡工作团”),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参加清溪民众抗日自卫大队。12月底参加中共东宝联合县委在清溪苦草洞举办的武装整训班,在新组成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当战士、班长。
1939年4月调回清塘区任中共支部书记,后任中共清塘区委委员。
1942年8月调任中共常平区委委员。
1943年1月调任中共大岭山区特派员。
1945年1月任中共路东新四区区委书记。
1945年10月,路东新三、四区区委领导机构合并,任新三、四区联区区委副书记。
1946年7月,任中共东(莞)宝(安)县副特派员兼清溪区指导员,负责领导清溪、宝安的隐蔽斗争。
1947年4月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三大队政治委员。
1948年3月,任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同年4月兼任中共东宝县委常委、副书记。
1949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政治委员。同年5月兼任中共东宝县委书记。
1949年6月任东宝县人民政府县长。8月,东莞和宝安分别成立县委和县政府,改任中共东莞县委委员、东莞县人民政府县长。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任东莞县人民政府县长。
1949年12月至1951年6月,任中共东莞县委副书记。
1950年4月至1951年6月,兼任东莞县公安局局长。
1951年8月后,历任广东省人事厅处长、广东省商业厅商政处处长、广东省商业厅厅属饮食服务公司经理。
1998年8月离休。
1949年,粤赣湘边纵队第一支队第三团团党委兼东宝县委根据解放区日渐扩大情况,不断增调人员建立区、乡、村人民政权。1949年6月成立东宝县人民政府。8月东宝分开,分别成立东莞县人民政府、宝安县人民政府。
八九月,东一支副政委祁烽带了电台到三团和三团团长麦定唐、政委杨培、副团长何棠共同指挥。
10月13日,三团派出第一营两个连在桥头之田尾村截击从江西逃来之敌。激战半日,敌向麻涌方向逃窜。接着派第二连去解放石龙,守护铁路桥。他们于9时进入石龙,解决了敌区公所;武工队也驰到,解决敌警察分局,都俘虏人员缴获武器。他们即分兵守护南北两座铁路桥和城区。此时武工队迫降了敌横坑乡长及联防队、篁村乡联防队。莞太线猛虎队等也解决了河田、厚街两敌乡联防队,四处共缴获机枪5挺,步手枪近百支。18日解放了太平。
14日广州解放。15日东莞国民党县府及所属部队弃城逃往南沙。16日下午4时黎柏芳率黄沙武工队进入莞城。当天黄昏时在水乡活动的青龙队、过江龙队在陈成来等率领下也进入莞城。于是会同莞城地下党总支书记卢佳商定守护四城门和城区。由于之前盛传土匪要洗劫莞城,至此人心始定。
15日三团率一、二营在天堂围拦截沿广九路南逃之敌一个团,激战到半夜。16日祁烽和三团团长麦定唐、政委杨培、副团长何棠率三团向莞城进军。17日上午经寮步由莞樟路转入莞太路口(现旧汽车总站)沿高第街(现解放路)而下,从西门进城,受到附近二三千群众欢迎。
莞城解放后即出示布告,成立“东莞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祁烽,副主任杨培、麦定唐、卢焕光;成立东莞城警备总队,总队长何棠,政治委员杨培。东莞县委书记卢焕光,县长杨培,副县长袁卫民。
三团负责接管敌军警武器弹药、军需品和剿匪任务。接受县警第三大队长刘定加(土匪头刘发如之弟)率领大队中小队长等人携带部分武器投诚。
莞城解放后约3天,县府组织了庆祝解放大会并游行(三团和两广纵队二师各派一个连参加)。数千人在公园广场集会,会后举行大游行,出西门向城区之振华路、大西路、卖麻街转入中兴路尾,再拐入阮涌返回。游行队伍载歌载舞,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革命歌曲,高呼口号。群众万人空巷,炮仗之声不绝。场面十分热烈。
东莞是革命老区,有光荣传统,经过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奋战,终于赢得解放。从此人民翻身做主人,建设新家园。
评剧作曲家
杨培,男,评剧作曲工作者。河北雄县人。出生:1920年,农历庚申年。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由战斗部队转到战力剧社,开始《血泪仇》等戏曲的作曲和演奏工作。1946年入华北联大音乐系学习,1953年到中国评剧院从事音乐创作。
他将评剧几个人的民乐队发展成为二十几人的中西混合乐队,并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及兄弟剧种的曲牌,融入歌剧的写作技法,写出大量既新颖又有感染力并能与评剧唱腔协调的情绪音乐。
在他参与创腔的几十部戏中,坚持与演员、乐队合作,在《四季常青》中首创了评剧男腔的“越调大慢板”,在《秦香莲》、《杜十娘》等剧目中,使白派唱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还在《花亭会》的挖掘整理中将西路评剧唱腔的精华与东路评剧丰富的板式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音乐。
肇东市常委副市长
杨 培,男,汉族,一九六五年十月出生,一九八七年八月参加工作,一九九四年七月入党,硕士研究生,现任肇东市常委、副市长(挂职)。
【工作经历】
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学生,
黑龙江省绥化市水利局设计队、工会主席,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科员,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副主任科员,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主任科员,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副处长,
肇东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