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雨简介_个人资料

孙大雨(1905-1997),原名孙铭传,民盟成员。祖籍浙江省诸暨市,出生地上海。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达德穆斯学院,1928年获高级荣誉毕业。1928-1930年在耶鲁大学研究生院专攻英文文学。1930年回国后,所任武汉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青岛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英文文学教授。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孙大雨先生系“新月派”诗人兼著名翻译家,狷介耿直,一生坷坎。在极左思潮统治时期,孙大雨先生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甚至经受了漫长的牢狱之灾。“四人帮”粉碎后,孙大雨身上的刑事罪名依然不能得到平反。他原先任教的复旦大学由于种种原因表示碍难接受孙大雨回校任教。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的施平挺身而出:“孙大雨,复旦不要,师大要。”于是,1980年9月,孙大雨就被安排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任英美文学教授,直至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新诗库·孙大雨卷》、《孙大雨诗文集》、《屈原诗选英译》、《古诗文英译集》、《英诗选译集》以及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罕秣莱德》、《黎琊王》、《奥赛罗》、《麦克自斯》、《暴风雨》、《冬日故事》、《罗密欧与居丽晔》和《威尼斯商人》。而且他还曾用英文古韵文译了屈原的《离骚》及宋玉、潘岳、刘伶、陶潜、韩愈、苏轼的诗歌和散文。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大雨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05年1月21日
逝世日期:1997年1月5日
职业:诗人,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毕业院校: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高等科
代表作品:《孙大雨诗文集》、《屈原诗选英译》、多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等。
原名:孙铭传
字:守拙
号:子潜
原籍:浙江诸暨
性别:男
祖籍浙江诸暨。在上海读初中时,曾参加1919年的“六三”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高等科,1925年毕业。1926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新罕布什尔州的达德穆斯学院,1928年以高级荣誉毕业。1928~1930年在耶鲁大学研究生院专攻英国文学。
1930年回国至1957年,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后并入“国立政治大学”)、复旦大学等校英国文学教授。其间,1946年由罗隆基介绍加入民盟。1947年国共两党在战场上互争胜负的时候,他参加了受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被推为干事会主席。
在极“左”思潮统治时期,孙大雨先生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甚至遭受了长期的牢狱之灾。直到平反,中间耽搁了整整27年的宝贵时间。
“四人帮”粉碎后,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他不仅是一位诲人不倦的严师,也是一位诗歌和翻译方面的实践者兼学者。他自1919年发表诗作,与朱湘(子沅)、饶孟侃(子离)、杨世恩(子惠)合称“清华四子”,后来四人都加入了新月社,所以又称“新月四子”。他一生翻译有莎士比亚戏剧八部,数量不多,但是质量颇高,他首先运用自己创建的音组理论翻译莎剧,以汉语音组对应莎剧原文的抑扬格五音步,力求导旨而传神。除莎译外,孙先生还有部分屈原诗英译,中国汉唐古诗(涉及潘岳、刘伶、陶潜、韩愈等作者)英译和部分英文名诗汉译,分别收录在《屈原诗选英译》、《古诗文英译集》和《英诗选译集》等译作中。
1997年l月5日逝世于上海,享年九十二岁。1999年12月,其骨灰葬入福寿园漱流苑中,墓碑由雕塑家王松引设计。
诗集:
诗集《自己的写照》,新月书店1931年版诗集《精神与爱的女神》
《中国新诗库·孙大雨卷》,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这本诗集收诗7首,即《爱》、《海上歌》、《纽约城》、《一支芦笛》、《诀绝》、《回答》、《老话》、《招魂》和《自己的写照》。)
《孙大雨诗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孙近仁/编(该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作的新诗;第二部分是作者历年来所撰写的有关诗歌理论和莎剧翻译问题的论文或随笔;第三部分是作者精心翻译的英文名诗。)
诗歌翻译:
《屈原诗选英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古诗文英译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英诗选译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英译唐诗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
《黎琊王》(即《李尔王》),商务印书馆,民国37年第1版
《罕秣莱德》(即《哈姆莱特》),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奥赛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麦克白斯》(即《麦克白》),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以上四种收入《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珍藏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威尼斯商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冬日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暴风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萝密欧与琚丽晔》(即《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诗作欣赏
诀绝
天地竟然老朽得这么不堪!
我怕世界就吐出他最后
一口气息,无怪老天要破旧,
唉,白云收尽了向来的灿烂,
太阳暗得象死亡的白眼一般,
肥圆的山岭变幻得象一列焦瘤,
没有了林木和林中啼绿的猿猴,
也不再有月泉对着好鸟清谈。
大风抱着几根石骨在摩娑,
海潮披散了满头满背的白发,
悄悄退到了沙滩下独自叹息
去了∶就此结束了她千古的喧哗,
就此开始天地和万有的永劫。
为的都是她向我道了一声诀绝!
莎士比亚诗歌翻译
TOHISLOVE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RoughwindsdoshakethedarlingbudsofMay,
Andsummer'sleasehathalltooshortadate.
Sometimetoohottheeyeofheavenshines,
Andoftenishisgoldcomplexiondimm'd;
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declines,
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d;
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
Norlosepossessionofthatfairthouow'st;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er'stinhisshade,
Whenineternallinestotimethougrow'st: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
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
孙大雨先生译文:
我可否将你比作初夏的清晖?
你却焕耀得更可爱,也更温婉;
狂风震撼五月天眷宠的嫩蕊,
孟夏的良时便会变得太短暂。
晴空里赤日有时光照得过亮,
它那赫奕的金容会转成阴晦;
被机运或被造化变迁所跌宕,
任何美妙的形象会显得不美。
但你这丰华的永夏不会衰颓,
你不会丧失你这无比的修好;
死亡不会夸,你在它影下低回,
有这些诗行将你的韶光永葆:
只要人们还活着,眼睛还能看,
这首诗便能栩栩赋与你霞丹。
轶事
孙大雨以韵译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而闻名,他对自己的新诗十分自负,对别的诗人嗤之以鼻,经常在课堂抄一节闻一多或者徐志摩的诗,然后连呼“狗屁”,接下来又抄一节自己的诗,顾盼自得,击节叹赏。如此一番宣泄后,方能将情绪导入正轨,重新开始上课。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