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乾简介_个人资料

王道乾,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代表性译作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情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道乾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921
逝世日期:1993
职业: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毕业院校: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
主要成就:1991年获学术突贡献国家特殊津贴
代表作品:杜拉斯小说《情人》中译本
性别:男
人物生平
王道乾。1945年毕业于昆明法大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1950年在华东文化部工作。1954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文艺月报》编委等职。曾经当选为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代表。1961—1966年在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文革”期间派往出版干校参加《世界史》翻译工作。1979—1993年任上海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学术职务
国家社科基金会外国文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辞海·文艺理论卷》(现代文学部分)主要编写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部分条目撰写人。
人物成就
以翻译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而蜚声海内外的翻译家王道乾先生,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文坛神话:他在汉语世界里创造了“另一个玛格丽特·杜拉斯”。他的笔下诞生出的一系列杜拉斯作品,如:《琴声如诉》、《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广场》、《埃米莉·L.》、《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物质生活》等,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作家的创作,有相当一批如今驰骋文坛的作家从中获益良多。由此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个“《情人》现象”,也就是一个作家如何在另一种语境中最充分、贴切地演绎和表达。这是文坛颇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不过在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勉为其难”的翻译家,正是某种时代的局限造就了我们的翻译家。如果文学翻译界颁发“诺贝尔奖”的话,那么王道乾先生将是当之无愧的得者。
1951年《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法)让·弗莱维勒编选,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2年《亨利·巴比塞》(法)让·弗莱维勒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5年《左拉》(法)让·弗莱维勒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米晒耳·隆代》(小说)(法)安德烈·腓力普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7年《烟斗》(短篇小说集)(法)安德烈·斯梯等著,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法)戈日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红与黑》(小说,选译)(法)司汤达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作品选》
1964年《关于文学的发展》(法)马拉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论选》下卷
《拉辛与莎士比亚》(选译)(法)司汤达著,(同上)
1972年《巴黎圣母院》(法国电影)(法)让·德拉努瓦导演,上海电影译制厂
1979年《拉辛与莎士比亚》(全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愿快乐常在》、《鲁滨逊·克罗索的结局》(短篇小说),
(法)米歇尔·图尼埃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1980年《琴声如诉》(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
1981年《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1984年《广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中国社科出版社《世界文学》杂志
1985年《情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克洛德·西蒙》(随笔)(法)阿兰·罗布-格里耶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
1988年《彩画集》(散文诗集)(法)兰波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
《关于<彩画集>》(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同上)
1989年《埃米莉·L.》(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婚礼弥撒——关于(埃米莉·L.)》(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0年
《杜拉斯访谈录》(随笔22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阿尔戈古堡》(小说,遗稿未发表)(法)于连·格拉克著
1991年
《地狱一季》(散文诗集)(法)兰波著花城出版社
《通灵者书信二封》(法)兰波著(同上)
《智者的幸福》等诗四首(法)莱昂-加·格罗著,《世界文学》杂志
《诗三章》(法)于·拉布吕斯,(同上)
《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遗稿未发表)(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1992年
《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驳圣伯夫》(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ECCEHOMO》等诗六首(法)亨利·米肖著,《世界文学》杂志
《睡眠及其他》(随笔四篇)(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1994年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礼拜五》(散文)(法)米歇尔·图尼埃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
《爱的沙漠》、《福音散文》(散文诗)(法)兰波著,《外国文艺》杂志
《亨利·贝尔》(法)梅里美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意大利绘画史)导言》(法)司汤达著,(同上)
《(吕西安·勒万)序言》(法)司汤达著,(同上)
《(吕西安·勒万)原编者序》(法)亨利·马尔蒂诺著,(同上)
《向玛格丽特·杜拉斯致敬——关于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
(法)雅克·拉康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法国研究》
《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随笔,关于《琴声如诉》)(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1996年
《书及其他》(随笔十九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
《物质生活》(随笔集)(法)(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情人·乌发碧眼》(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关于(情人)》(法)米雷尔·卡勒-格鲁贝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
《红与白》(小说,原名《吕西安·勒万》)(法)司汤达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地位》(小说)(法)司汤达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亨利·贝尔》(法)梅里美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旅人札记》(散文)(法)司汤达著,花城出版社
《未来的现象》(散文诗)(法)马拉美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
《森林的通道》(诗)(法)安德烈·于盖托著,(同上)
1999年
《书》(随笔一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重庆出版社《孤独者之思》
《书》、《巴黎》(随笔)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上海三联书店《书城》杂志
2000年《一天上午的回忆》(散文集)(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年《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译》(法)兰波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年《琴声如诉》(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圣诞节的故事》
2002年《书》等(随笔11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春风文艺出版社《最新外国优秀散文》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