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麟简介_个人资料

冯德麟(1868—1926),1868年生于奉天海城。民国时期担任盛京副都统、奉天军务帮办、三陵承办、陆军第28师师长。早年投身绿林,为张作霖前辈,后成为清朝左路巡防营统领。1916年,冯德麟与张作霖共同驱赶奉天督军段芝贵,把持东北大权。1917年,支持溥仪复辟,被段祺瑞击败俘获。经张作霖运作,获释。晚年投身创办实业。其子冯庸,创办了东北高等学府冯庸大学。1926年,逝世于北镇,从南门凯旋门出殡。冯德麟是张作霖早年的对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德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奉天府海城县
出生日期:1868年
逝世日期:1926年
职业:土匪、军阀
主要成就:盛京副都统 奉天军务帮办 三陵承办 陆军第28师师长
冯德麟,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温香乡达连村万里壕。
17岁就投身海城乡勇、绿林的冯德麟经过数年的闯荡,已经将公正侠勇之名散播开来,辽西辽南各地的百姓都称其为“团总”。而且冯麟阁出道早、团伙大、占地广、讲义气,已经确定了绿林和乡勇界前辈的地位。
张作霖最初与冯德麟交往时,就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比张作霖大9岁的冯麟阁经常到张作霖所在的大车店入住,他见张作霖为人机灵、讨人喜欢,曾给他讲过不少绿林好汉的故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张作霖应募投清朝宋庆毅军,清军败后,宋庆部队撤回关里,张作霖也从部队脱离回到家中。可是重操旧业后他不得不面对贫困窘迫的生活,最后不得不投奔曾经给过他许多幻想的冯德麟。后来,冯德麟把他安排在手下董大虎的手下。虽然张作霖并没有在董大虎手下太久,但与冯的交情却从此开始。
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乱之间东北几乎没有正式军队。一些地方乡绅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宁,联名请示政府,申请招抚绿林豪客,成立辽河南路两岸招抚局。当时被推举为总练长的就是“年力精壮、性情侠迈”的冯德麟。
冯德麟早年曾在县衙充当衙役,因与绿林交往被解职。中日甲午战争后,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沙俄借机入侵我国东北。冯德麟趁社会动荡不安、土匪蜂起之机,在辽阳界的高家坨子拉起“大团”,声称“保境安民”。因其抗击俄军,很得民心,队伍由百余人发展到数百人,声势浩大。控制了辽河两岸地区。
1901年被俄军逮捕流放,后乘敌不备逃归。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冯德麟率部参加日本人招募的“东亚义勇军”,成为日本的别动队,队伍发展到数千人,不断袭击俄国军队。
1904年,东北大地又迎来除了甲午战争、沙俄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之外的第三次浩劫——日俄战争。这三年中,冯麟阁参加的仅针对俄国的大小战役就有32起,特别在辽阳首山战役。战后,日本特奖赏他“宝星勋章”,并向清廷保荐他和他的队伍可以为清廷所用。
1906年,冯德麟被清廷招抚,任巡防营统带、后充任巡防营左路统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任总统,成立陆军,将奉天巡防营改编为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冯德麟被委任为二十八师师长。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
1916年,兄弟两人的关系开始有了冲突。袁世凯撤销帝制后,由他任命的奉天督军段芝贵成为人们惩办帝制祸首之一。张作霖提出,让冯德麟和二十八师扮黑脸,和段芝贵正面冲突,自己扮白脸使暗劲逼他畏罪逃走。段芝贵被洗劫一空回京后,在袁世凯面前对冯德麟没有一句好话,同时大赞张作霖。没过多久,袁世凯就授张作霖奉天军政实权,冯德麟被任命为军务帮办。
1917年6月,张勋致电张作霖和冯德麟两人进京,密谋复辟大事,但是张作霖敏锐地判断出复辟胜算几率太小了。冯德麟作为东北的全权总代表,带着200个卫士进了北京支持复辟。
1917年,张勋复辟,冯德麟亲自去北平赞助。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德麟在天津被段祺瑞所部逮捕。后在奉军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的周旋下,段祺瑞释放了冯德麟,并任其为总统府高等侍从武官。后来,冯德麟回到奉天,任“三陵督统”,即为皇家看守东陵、北陵、永陵的大臣。
冯德麟下野之后,开始从事工商业建设,不但在北镇创办了中医院,还成立了大冶铁工厂,并且逐步引导儿子冯庸放弃高官,脱离军界。冯德麟自从下野之后,没有大事基本不去沈阳。但是一旦去沈阳见张作霖,必在长袍马褂的袖子中藏一支枪。
(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11日,冯德麟心脏病突发,死于北镇,终年59岁。
1926年,冯德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镇大宅病逝,这件事也是当时奉天的大事,以张作霖为首的官员,在北镇举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礼。在过去,南门是凯旋门,打了胜仗、举办庆典才能走,自明朝大将李成梁之后,冯德麟是几百年来从南门出殡的第一个。
冯麟阁“沉着诚实远甚张作霖,刚毅勇武胜过汤二虎”。比张作霖年长9岁,在他面前,冯德麟一直以长辈自居,张作霖也一直对这个大哥敬重有加。无论冯德麟提出什么条件,张作霖都没有当面翻过脸。冯德麟也经常以老大哥的姿态训张作霖,张作霖一一忍耐,甚至笑脸相迎,从不争辩,所以这两位老帅虽然都有兵权,却从未兵戎相见。
冯德麟去世后,冯德麟的长子冯庸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着手创办了冯庸大学。
兄弟俩同当师长
话说冯德麟这支武装引起了沙俄侵略军的警觉。沙俄侵略军对冯德麟发动了一次突袭,将冯德麟抓获,放逐到库页岛。两年后,冯德麟侥幸逃回。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考虑到地方的安全,便招抚了冯部。由此,冯德麟逐渐升至巡防营左路统领(旅长),驻北镇。那时,张作霖任巡防营前路兼中路统领,驻奉天。此时,他们之间就已经产生了猜忌,但矛盾不大。
1912年,地方武装巡防营改编为国家正式军队陆军。9月1日,张作霖被任命为第27师师长,陆军中将,驻奉天;冯德麟被任命为第28师师长,陆军中将,仍驻北镇。张作霖和冯德麟虽然平起平坐,但由于驻地不同,且兵力差别很大,所以自恃前辈的冯德麟便甚感不快,由此裂痕渐深。但面对袁世凯派来的奉天将军段芝贵,他们还是拧成了一股绳。
演双簧驱逐段芝贵
本来张作霖运用计谋挤走了奉天将军张锡銮,但大总统袁世凯又派来了一个外乡人段芝贵。这让张作霖和冯德麟都十分不快,因为他们二人都在觊觎奉天将军这个肥缺。
段芝贵是安徽合肥人,生于1869年,46岁就被授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又被封为一等公。除了拥有强大的后台,段芝贵本身也是一个军人。张作霖深知段芝贵的来历,不敢硬碰硬,只能见机行事。因此,张作霖对段芝贵极尽逢迎之能事,甚至“不时搜购珍贵古玩,馈送段父,以买其欢心”。
袁世凯于1916年3月23日宣布取消帝制。此时,张作霖和冯德麟感到机会来了。于是,张作霖和冯德麟联手,导演了一场驱逐段芝贵的闹剧。
冯德麟为张作霖出主意:“段芝贵是清末官吏败类,秽史劣迹人所共知,今为东三省帝制祸首,仍然居奉天人士之上,我辈绝不甘心,应该驱逐他。”张作霖问他有什么好办法,冯德麟胸有成竹地说:“这个不难。由我们28师演黑脸,和他作正面冲突。由27师演白脸,用吓字诀逼他畏罪逃走。这样演一幕不费一兵一卒的滑稽戏,岂不妙哉?”张作霖深感此计正合他的意,于是开始着手准备。
张作霖布置军队于某夜开枪,然后假意到段芝贵处报告,说冯德麟要率28师部队进城,惩办帝制祸首段芝贵。张作霖表示自己无法制止,段芝贵听后十分紧张。张作霖借机劝段芝贵避一避,段芝贵感到这是一个好办法,便乘一列专车逃往天津。
这一切,均在张作霖和冯德麟的掌握之中。但他们佯装不知,还特派54旅孙烈臣旅长率一营兵护送,随后布置28师的一个团在沟帮子车站拦截了该列火车。团长邱恩荣上车,以奉天军民的名义,交电报两封,内称:“卸任上将军段芝贵为帝制祸首,奉天人民正拟处以应得刑罚,竟敢手携省官款二百万之巨并军火大宗,闻风畏罪潜逃,奉天人民无不发指痛恨,电请汲旅长派兵就近截留押赴奉天,依法处理。”
段芝贵把电报拿给孙旅长看,孙旅长不满地说:“岂有此理,等我问问。”就下车到票房同邱团长谈话,借故久拖不回。段芝贵见孙旅长许久不回,立即下令把官款和军火卸下,堆在站台上。孙旅长上车后报告说:“奉天各界人情汹汹,一定要截留专车押回奉天,经张代督(张作霖)婉商多时,才答应不扣专车,但官款和军火务须点清留下,并电请中央查办。”段芝贵连忙点头认可,将已经卸到站台上的200万官款和军火,交由邱团长清点带回。
张作霖的目的已经达到,见好就收,段芝贵即被放行,仍由孙旅长率一营兵护送到天津,之后避居租界。
张作霖当上奉督
段芝贵受此重创,还蒙在鼓里,一直以为是冯德麟和他作对。到京复命时,自然向袁世凯说了很多冯德麟的坏话。但对张作霖却印象颇佳,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一命。因为当段芝贵离开奉天时,张作霖还假惺惺地到车站欢送,并送给段氏父子大批礼物,所以段芝贵在离开奉天时,让张作霖暂代他的本兼各职。
段芝贵被驱逐了,已经不能再回去了。袁世凯想,如果再派一个外省的大员督奉,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因为这时,奉天保安会参议总长袁金铠等人已经草拟了《奉天保安会章程》,并且唆使省议会正副议长等人倡立自治,大造舆论,宣传“奉人治奉”的口号,明白无误地反对派外省人治奉。
袁世凯被逼无奈,只得在奉天选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张作霖和冯德麟两人可以考虑。袁世凯征求了段芝贵的意见,段芝贵对冯德麟恨之入骨,对张作霖推崇备至,而袁世凯也是这个看法。最后,袁世凯于1916年4月22日下令,命张作霖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而冯德麟对此十分不满,一直无法消气。张作霖得权得利又没有得罪谁,自己却出力不讨好。
就这样,张作霖经过几年的权谋角斗,终于登上了奉天省督军的宝座,成为奉天省军政的最高统治者。
绿林英雄
冯德麟,幼年家贫,食不饱腹,但身高力大,17岁当“胡子”强捍乡里而闻名。中日甲午之战,清府失败,俄国以“三国干涉还辽”为由,于1896年《中俄密约》,签修复中东铁路权,1897年出兵旅大,1900年7月,沙俄悍然出动十多万大军进行武装干涉,兵分七路入侵东北。
“胡匪”乘机而起。辽西地方乡绅,为了保护家产的安全,组堡防、乡团、联社会。冯德麟在辽阳界内的高家佗子成立大团,得到黑山县齐家窝棚举人刘东闽(春娘)的支持,专去奉城(沈阳)为冯德麟请命得准,以“保境安民”。冯德麟与占据姜家屯的洪辅巨,辽中的杜立三、田庄台的金寿山,江家屯、红罗现山绰号“五大哨”的江显珍、江显泰、范四、范五和台安、黑山的张景惠、张作霖抗衡。
冯德麟抗俄、骚扰俄军,深受群众的欢迎。冯德麟的队伍、有牛庄、海城和镇安(黑山)广宁(北镇)其队伍共有大小一百零八帮,号称一百单八将。沙皇军对冯的势力,甚为恐惧。1901年2月,沙皇俄国派马队突袭冯德麟的辽阳小北河,冯德麟被逮捕,流放库页岛。在一次转押途中,冯在俄国轮船上,遇中国司炉刁玉亭,乘黑将冯藏于煤堆之中,轮船靠岸冯德麟脱险,1903年重返家乡,窥伺再起。
投日抗俄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同年四月,日本在东北招募“东亚义勇军”,六月在大连湾正式编列成营,充当日军“别动队”。适奉境俄军违反条约,出兵辽西,深入海城、辽阳、辽中各县大肆骚扰,激起当地人民的愤恨。冯德麟及其部下汲金纯,组织“花膀子队”(农村百姓,身着便装,色杂不一,为了识别在膀子上刺上花纹),以大刀、长矛、土枪等原始武器,袭击俄军,受到日军的关注。
1904年夏,日俄双方会战辽阳,日军大山岩元帅先后派日本人林宾宜、川崎等与冯德麟联系,邀冯德麟参加“东亚义勇军”(全称:大日本帝国讨露军满洲义勇兵),因冯德麟派李子阳前去接头,大山岩高兴地表示,愿意补给枪支弹药。冯德麟从日本人手里弄到二十几大车军火,充实了战斗力。冯在日俄战争中牵制了俄军,日本战胜了俄国,日本明治天皇,特奖他“宝星勋章”一枚。
受抚招安
1905年3月10日,日军进沈阳后,入吉林,俄军战线深入吉境,日军欲遣散冯部,担心“遽失该党之心”,日本少将福岛亲自出面,规劝清政府对冯进行招抚。日本少将福岛亲自到盛京将军官邸拜见赵尔巽,保荐冯德麟与杜立三。福岛对赵密言日:“杜不足信,愿君图之多冯某忠实,久不渝也。”经过福岛的一席美言,赵尔巽将冯及其所部招抚,冯任河防营统带,由统带而新安军统领,而巡防营后路帮统,而巡防营左路帮统,进而充任巡防营左路统领。(为了密商此事,盛京将军赵尔尔巽与北京军机处、外务部,以及袁世凯、良弼、那桐等人,函电不绝)。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1月17日,成立“奉天联合急进会”,企图推翻清政府,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蓝天蔚、张榕、徐境心、张根仁、柳大年等积极响应,)张作霖、冯德麟全同赵尔巽站在一起。张作霖把中前路巡防营开进省城,稳住了赵尔巽的阵角。冯德麟则率左路巡防营死守辽西,卡住山海关。冯于十月十三日,亲自带兵驰赴辽中、镇安、彰武、连山湾、绕阳河一带。赵尔巽甚喜,以“稍酬知遇(指受抚)之恩,借图犬马之报”。馈赠貂裘一件,并赞扬冯德麟在时局艰危之际,能“忠义奋发”,“力斡危机于万一”。
冯张争霸
民国元年(1912年)巡防营改编为陆军。9月1日,北京国务院电命张作霖为二十七师师长,冯德麟为二十八师师长,补授冯为陆军中将衔,授二等文虎幸、二等嘉禾章、三等宝光嘉禾章,与张作霖平起平坐。
所不同者,冯部二十八师驻广宁(北镇),张作霖的二十七师则驻在省城。两人驻地不同,冯感不快,乃渐生裂痕。1915年袁世凯积极筹划复辟帝制。8月,派其心腹段芝贵为奉天督军。冯德麟、张作霖等人,为讨好袁世凯,配合段芝贵,联名向北京参政院提出“变更国体清愿书”,为袁世凯称帝大造舆论。
1916年初,张作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旋又打起“奉天人治奉天”的旗号,驱逐段芝贵出奉,冯德麟亦步亦趋。4月19日,段乘火车返京,途经沟邦子车站,冯密派汲金纯部拦截火车,将段芝贵所提官款二百万元及大宗军火扣留,段因此对冯大为不满。段到北京后,面见袁世凯,极力保举张作霖,对冯德麟则大加斥责。
1916年4月22日,袁世凯授张作霖盛武将军衔,督理奉天军务并兼巡按使,统握奉省军政实权。而冯德麟则被任命为军务帮办,居张之下,冯愤愤不平,迟不就职。张派吴浚升、马龙潭出而“劝驾”,屈就帮办职,冯拒而不见。张作霖只好忍气吞声,亲登冯府言和。冯公然要挟另设“帮办公署”,其组织、开支、编制皆与将军公署同格。张作霖不悦,电袁世凯“裁决”。袁以“于体制不符”为由,回绝了冯的要求,只答应每月另发办公费十五万元。冯拒不接受,返回北镇。袁世凯乃派张锡銮来奉调解,未果。张作霖转而采用软招,派二十五旅旅长孙占鳌,携带贵重礼物及三十万元现款到北镇,恭迎冯回省城就职。5月20日,冯德麟率步、马、炮五营,班师进城,并在沈阳城南风雨坛设立二十八师办事处,与张作霖之将军府相对峙。冯有恃无恐,向张提出三个条件:其一,要求帮办权利与将军平等;其二,用人行政相互咨询;其三,拨二十万元为冯购买飞机。张对这些无理要求当然不能全部应允。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对奉天张冯矛盾极为关注,派赵尔巽于1917年2月28日赴沈进行调解,并请吉林督军孟恩远、黑龙江督军毕桂芳派代表参加,终未达成协议,调解无效,冯德麟于3月6日重返北镇。
张作霖督奉,虽大权在握,但他苦于省城治安混乱,无法治理。
1917年11月,特聘前民政使、曾获“全省警政第一”的王永江为全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王就任后,改革警政,实行军警分立,严禁军队干涉警政,遭到汤玉麟等人的反对。有一次,汤的部下宋某在城内聚赌,为督察侦知,王派人将宋逮捕。汤玉麟获悉后,唆使部下向警察寻衅,并要求把王永江免职。冯德麟因素与张作霖不合,乃全力支持汤玉麟的对抗行动,从而加剧了张作霖与冯德麟之间的矛盾。
大总统黎元洪为了解决这场军警之争,派特使来奉调解。冯德麟见势不妙,激流勇退,将部队撤回广宁,汤玉麟退至新民。张作霖进而行使权力,免除冯德麟军务帮办职,撤掉二十八师驻沈阳办事处,冯德麟、汤二人以失败告终。冯德麟受挫退居广宁(北镇),意志消沉,固守田园,无所作为。北京政府曾拟定冯为黑龙江省督办,后因政局不稳而流产。
参加复辟
1917年(民国六年)6月,张勋突然电召冯德麟进京,密谋复辟大计。冯大喜,乃派其心腹张海鹏带先遣队二百人,先期前往。20日,冯德麟在三十名卫士护送下到京,立即拜见张勋,支持复辟活动并愿为其效忠。冯德麟之所以如此,在他看来,张勋复辟成功,不愁加封进爵,荣归东北,取张作霖而代之。冯德麟利令智昏,下令调二十八师部分官兵进京“赞襄复辟,保卫皇室”。同时,又以三拜九叩的大礼,进宫谒宣统皇帝。溥仪赏赐给他“穿黄马褂,紫金城内骑马,御前侍卫大爪头衔”。冯德麟踌躇满志,飘飘然。突然,风云变,形势急转直下,张勋、冯德麟一伙的拙劣表演,全国反对,长城内外,挥戈兴师,共讨叛贼。冯德麟预感到一场厄运即将降临,乃厚颜求之于张作霖。张念旧谊,电瞩:“永居北京故为危险,速从陆路沿长城单骑来归,当于适当地点出迎”,或云。但冯德麟无视张之劝告,纳左右言,率卫队,肴便装,乘火车东行。7月10日,火车行驶至天津车站,被曹锟部下侦缉队人员发现,遂将冯德麟、张海鹏及下属官兵二百名,一同拿获。7月12日,张勋的“辫子兵”天坛之战,全军溃散,复辟闹剧寿终正寝。14日段祺瑞进入北京。同天冯德麟从天津被押送北京,关押于十二师司令部,接受审判。8月15日,大总统正式宣布“冯德麟因叛变共和,罪迹昭彰,剥夺一切官职和勋位,并交付法院依法严惩”。
退隐回乡
张作霖虽然与冯德麟素有矛盾,但念其绿林情谊,在冯妻的请求,张去北京找段祺瑞。动员吴俊升、马龙潭两镇守使及二十七师、二十八师、二十九师各旅、团、营长百余人,联名向北京为冯德麟请命。不仅此,又劝说辽西十六县士绅上书请求宽容。经各方努力为之疏通,10月15日,段祺瑞政府才改判为“参加复辟证据不足,因吸鸦片罪罚八百元”为由而获释。张作霖负责二十八师,张作霖为东三省,东北王。出狱后,冯德麟被重新“安排”工作,先是被任命为段祺瑞的高等顾问,后又被派去管理清室在关外的陵墓,始终没有再重新领兵。张作霖对失势后的冯德麟给予很多关照,还提拔他的长子冯庸为东北空军少将参谋长。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