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德简介_个人资料

孔庆德,山东曲阜人,孔子73代后裔;1911年2月14日出生,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12月入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历任营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阳明堡、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历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军长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邓县、襄阳和进军大别山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代理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10月离休;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0年9月2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孔庆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省曲阜县
出生日期:1911年3月4日
逝世日期:2010年9月29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红军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荣获一级八一勋章 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军衔:中将
孔庆德(1911—2010),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1年2月14日生于山东省曲阜(今为市)姚村镇保宁村。小时家境寒苦,无分寸土地,全家7口人全靠父亲扛活糊口,为求生路,他不满16岁投军,到驻在皖西地区的国民党陈调元部第46师当兵,曾任传令兵、班长。
1931年2月在安徽六安参加第46师138旅272团2营营长魏孟贤等领导的起义(史称六安兵变),随部编入鄂豫皖苏区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后任红4军第12师35团1营排长,红四方面军第10师30团3营8连连长,参加了黄安战役和鄂豫皖苏区第二、四次反“围剿”。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苏区向西转移入川,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起任红4军第10师30团1营营长,参加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等战役。1935年3月参加嘉陵江战役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同年8月调任红4军第12师36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包座战斗,后随军南下参加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1936年4月,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后任红4军独立师师长。到陕北后任红4军第10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战后,适应工作需要调任红4军教导团团长,后随教导团编入援西军随营学校,改任军事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1营营长,参加夜袭阳明堡和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1938年4月随徐向前等率领的路东纵队南下冀南,任第769团团长。同年秋,第769团返回太行,他被抽调加强冀豫支队,任第2团团长,后任第14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冀南区反“扫荡”。百团大战中,曾指挥第14团坚守阳泉狮脑山阵地6昼夜,掩护主力部队取得了正太路破击战的胜利。1942年起任冀南军区第8旅副旅长兼第三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4旅旅长,先后参加上党、邯郸、定陶、巨(野)金(乡)鱼(台)、豫北攻势、鲁西南等战役。1947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副司令员,后兼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开辟桐柏解放区,参与指挥了邓县、襄阳等战役。
1949年2月任人民解放军第58军军长,同年5月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58军军长,1950年12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后任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其中1971~1975年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1983年离职休养,经中央军委批准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孔庆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29日1时29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孔庆德同志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王兆国、李源潮、汪洋、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宋平、刘华清、吴官正、何勇、李建国、梁光烈、钱运录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孔庆德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共广州军区委员会,广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国防大学、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舰队、河南省军区等,分别发来唁电或敬献了花圈。
孔庆德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模范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到1965年,共授予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这些将军被称为开国将军。
2009年10月13日,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老将军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2010年9月29日,随着孔庆德中将的逝世,健在的开国中将仅存5位:曾思玉(1911年生,注:曾思玉将军于2012年12月3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102岁)、方强(1911年生,注:方强将军于2012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黄志勇(1914年生,注:黄志勇将军于2011年11月2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范朝利(1914年生,注:范朝利将军于2012年8月6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9岁!)、张震(1914年生,注:张震将军于2015年9月3日3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至此,开国中将全部逝世。)
在文革期间武汉军区的表现值得研究。
开国中将、广州军区武汉老干部服务处正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29日凌晨1时29分在汉逝世,享年100岁。
孔庆德同志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王兆国、李源潮、汪洋、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宋平、刘华清、吴官正、何勇、李建国、梁光烈、钱运录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孔庆德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孔庆德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罗清泉、李鸿忠、杨松等省领导前往医院看望、到家中对孔庆德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2010年10月13日上午,武昌殡仪馆天元厅庄严肃穆,正厅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孔庆德同志”的横幅。孔庆德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大厅四周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共广州军区委员会,广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国防大学、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舰队、河南省军区、95829部队、73011部队、71320部队、71521部队等单位和个人送的花圈。9时许,送别仪式开始。在低沉的哀乐声中,田义功、杨松、宋育英等军地领导在孔庆德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孔庆德同志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参加送别仪式的还有:军地领导孔见、汪金玉、石宝华、刘共希、蒋大国、张学忙等,军地老同志任荣、陈明、王群等,以及部队官兵和孔庆德同志生前友好、家乡代表等。
孔庆德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模范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1928年春,北伐军陈调元部第四十六师攻占山东曲阜后,开始招兵买马。出生在曲阜的孔庆德前去报名参军。报名处的人问:“啥时出生的?”孔庆德回答:“正月十六。民国元年的正月十六。”报名处的人就给孔庆德计算公历,填上了孔庆德的出生日期为1912年3月4日,并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师一三八旅二七二团二营营部通信班。
1930年夏,蒋介石同冯玉祥、阎锡山等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双方投入的兵力达110多万。时为安徽省政府主席的陈调元命令第四十六师防守六安。
1931年2月15日凌晨4时许,魏孟贤营长唤醒孔庆德,让孔庆德赶紧传令柴洪儒连长:“让柴连长带兵到城南关集合,当红军去!”
1931年11月7日,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在黄安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孔庆德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三十团三营八连连长。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是黄安战役,战役于11月10日发起,至12月22日结束,历时43天。孔庆德率八连指战员奋勇当先,与兄弟部队一道,歼灭守黄安城的国民党军1。5万余人,生俘守黄安城的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但孔庆德没能分享到胜利的喜悦。当孔庆德率八连在黄安西街约10公里的高桥河结束战斗,打扫战场时,几个自称是奉鄂豫皖中央分局保卫局命令的人,逮捕了孔庆德。
过了秦岭,到了通江安顿下来,孔庆德接到通知:回三十团报到。孔庆德回到红十师三十团。王宏坤团长说:“你先去九连当副连长!”不久,孔庆德被任命为九连连长。当了连长后的孔庆德,向营里提出恢复“肃反”审查时被开除的党籍。营里回答:“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重新申请入党。”于是,孔庆德就有了第二次入党,没有了预备期,直接成了正式党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孔庆德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一营营长。1938年1月中旬,七六九团奉命来到晋冀两省的交界处昔阳,团长陈锡联交给孔庆德一个任务:护送盟军。
孔庆德说,当769团进至滹沱河南岸地区,不断有日军飞机群从头顶往返掠过,那是日军飞机向忻口国民党军阵地施以轮番轰炸,对国民党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从敌机往返的时间及规律判断附近肯定有敌人的飞机场。于是,孔庆德与其他几位营长在团长陈锡联的带领下,登上滹沱河边的山峰,用望远镜向河对岸观望。
大家都很快捕捉到目标,在阳明堡方向,阳光的照映下可见到闪闪的亮光,那是飞机反射出的亮光。
“打掉它!端了它的老窝!”孔庆德说。几个营长都抢着请缨,要求担当主攻任务。
出于谨慎,陈锡联团长找到当地一位老乡作向导,派出侦察员深入到机场及周边地区侦察敌情。
弄清情况后,陈锡联团长和三个营长研究作战方案,准备趁黑夜把这些飞机干掉,并要求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10月19日黄昏,各部队向预定地区秘密开进。当夜袭机场的部队靠近飞机时,被日军哨兵发现,于是激战,我军官兵用机关枪、手榴弹对着飞机猛烈开火,顿时火光冲天。等日军出动装甲兵赶来时飞机已全部起火,无法扑救了。
双方经1小时激战,第769团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一百余人,毁坏飞机24架,削弱了日空军力量,有力支援了国民党部队。
孔庆德说:“夜袭阳明堡机场最遗憾的是三营营长赵崇德牺牲了,那一仗后,我们都很悲痛,叹息损失了一位很能打仗的干部。”
孔庆德至今仍然记得赵崇德个头不高,但很结实,古铜色的皮肤油光发亮,一打起仗来就不要命。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说我无能可以,别说我怕死!”
孔庆德回忆说,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接到陈锡联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捷报后,异常兴奋,赞不绝口:“首战告捷,打得好,打得好!”
这次夜袭战斗是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抗日战场上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使不可一世的日军领略了八路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抗日生力军,使日军丧失了空中突击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的作战。
2008年5月19日,年届97岁的将军孔庆德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他的儿女和孙女也捐款1500元,武汉燎原文化公司正在筹拍的20集电视剧《将星孔庆德》(暂名)剧组也同时向灾区捐款5000元。
四川省汶川地震发生以来,老将军孔庆德十分关注地震灾区,不顾年事已高,天天都观看电视。他说,对震区同胞所受的灾难深为悲痛,对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又深感欣慰;对前线救援的人民子弟兵勇敢顽强表示赞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目录 返回
首页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