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钢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黄钢(1917.5.1—1993.9.9),湖北武昌(今武汉)人,原籍安徽休宁。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钢

外文名:Huang Gang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7.5.1

逝世日期:1993.9.9

职业:报告文学家,政论家

1938年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9年发表了第一篇报告文学《两个除夕》,不久又发表了《开麦拉前的汪精卫》,揭露汪精卫的卖国嘴脸,引起社会重视。从此主要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后随“鲁艺”战地文艺工作团赴晋东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回延安,1942年发表了记述抗战初期陈赓率三五八旅转战于太行山的报告文学《雨——陈赓的兵团是怎样战的》,1942年起,先后担任《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科长。

抗战结束后,黄钢担任热河军区政治部新闻科长、冀察热辽分区党报随军记者、东北《冀热辽日报》副社长、新华分社副社长的黄钢,用他的笔真实生动地报告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胜利之夜———延安回忆》、《天空属谁》、《蒋介石汪精卫“救国同心”》等作品,连同两年后在东北战场及解放上海的战斗中写就的《东北战场的一盘棋局》、《他们是胜利者》、《决裂》等报告文学,共同绘就了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的长篇历史画卷。

建国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工作。196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国际部评论员。这时期写了大量的文艺性政论。结集成《亚洲的新纪元》、《伟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的缩影》(与人合著)等。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黄钢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担任常务会长,1984年组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出任理事长。

黄钢父亲黄负生,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52名党员之一,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追认为烈士。黄钢妹妹黄铁,著名作家,电影《阿诗玛》编剧之一。

主要著作

指挥员在那里(话剧)1950,新华书店

他们是胜利者(短篇小说)1951,上海劳动出版社

团结起来到明天(电影剧本)1952,中华

在电影工作岗位上(文艺评论集)1952,新文艺

电影批评与创作问题(文艺评论集)1954,新文艺

亚洲的新纪元(文艺政论)1955,作家

伟大的变化(文艺政论集)1956,作家

革命母亲夏娘娘(长篇小说)1957,工人

这就是美国的缩影(文艺政论集)与谭洁合著,1958,群众

美国总统输了(文艺政论集)1962,群众

李信子姑娘(特写集)1963,作家

浏览92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