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弟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朋弟原名冯棣,祖籍北京通县,出生于四川成都,青年时期在上海学习美术,相继做过教师、编辑等。1935年至1937年,创作了第一个连续漫画人物“马方人”;1937年至1943年,创作的漫画人物“老夫子”、“老白薯”、“阿摩林(上海方言,傻瓜的意思)”等在京津一带的报刊上大量刊登;1957年,朋弟发表了最后的漫画作品《“老白薯”出土》,1983年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朋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83年

职业:漫画家

代表作品:《阿摩林》、《老白薯》、《发财还家》、《上海现形记》等。

人物生平

1907年,生于四川成都。朋弟自幼喜好艺术,尤其钟爱绘画。抗战前夕,曾在天津《大公报》当校对,后又在上海《大公报》编“每日画刊”,业余时间开始了美术创作。  1933年至1943年间,朋弟一直活跃于京津一带,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作品。“老白薯”、“老夫子”开始在《银线画报》连载。不久,又为天津《庸报》缔造了另一个鲜活的漫画人物——阿摩林,由此进入了他漫画创作的黄金时代。

1943年,朋弟回到成都,以教书为业。

1947年,重返天津。

1951年底,朋弟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开始从事戏剧美术研究。

1957年,朋弟发表了最后的漫画作品《“老白薯”出土》。

1983年,不幸病逝。

主要作品

朋弟是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漫画家,主要作品有《阿摩林》、《老白薯》、《发财还家》、《上海现形记》等。

1939年2月,天津正文印刷局出版了《老白薯》第一集后,《老夫子》《阿摩林》《上海现形记》《发财还家》等也相继出版,单行本达十本之多。仅“老白薯”一个漫画人物他就创作了500余幅,部分分散在天津《银线画报》上。

相关事件

剽窃事件

2001年,作家冯骥才曾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为朋弟抱打不平》的书,指证王泽的《老夫子》引用自中国已故漫画家朋弟(1907年-1983年)的《老夫子》,自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漫画界,在南方、在上海,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张乐平的“三毛”和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在北方、京津一带首屈一指的人物则是朋弟先生的“老夫子”和“老白薯”。

朋弟所创《老夫子》角色跟王泽《老夫子》人物的外形、性格相似。直到王家禧去世,这段中国漫画史上的公案仍未有定论。

浏览80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