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年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王永年,浙江定海人,王永年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外语,1959年起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西班牙语译审,他翻译新闻稿以精练、准确著名,到1980年代中期稿件就已超过500万字,不论将中文翻译成西班牙文或西班牙文翻做中文都极为精到,广受欢迎。1979年,由他翻译成西班牙文的2篇中国新闻稿在墨西哥得奖。他以王仲年笔名翻译的系列欧·亨利小说,出版多种版本,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他是中国从原文翻译《十日谈》的第一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永年

别名:王仲年、雷怡、杨绮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日期:1927年3月17日

逝世日期:2012年7月21日

职业:翻译家

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

代表作品:博尔赫斯小说中译本

性别:男

王永年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父亲解放前曾经是国民政府云南省盐务局局长,毕业于南洋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他父亲英文很好,家藏书很多,因此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书籍。

王永年从高二直接考大学,高三下半学期16岁的他便被录取上海圣约翰大学。中学时他本想学医,那时的德文医学院(同济医学院的前身)很有名,所以他学过德语、英文。抗战时期学了日文,受苏联革命的影响,王永年又用业余时间学了俄语。所以,王永年中学时就学了四种外语。

1950年代末,新华社要成立西班牙语对外报道组,到上海寻找人才,通过中共上海市委打听到译文出版社有个王永年懂西班牙语,结果没有见过王永年就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北京。王永年只身到了北京。

“文革”中很多知识分子受到打击。不过,因为王永年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翻译者,相对远离于政治,反而在时代的厄运中阴差阳错地寻觅到一方栖身之地。

“文革”结束后,王永年更在工作之余,专心翻译他认为应该介绍给中国文学界的西方作品,而这些被引入的西方作家如塞万提斯、博尔赫斯等,对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的崛起,以及文学界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话语系统发生了重大作用。

王永年工作余暇翻译多种世界文学名著,以王仲年笔名翻译的系列欧·亨利小说,出版多种版本,畅销多年,历久不衰,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他又从意大利原文翻译意大利文学巨著《十日谈》和《约婚夫妇》,是中国从原文翻译《十日谈》的第一人。

1993年,他编选、翻译阿根廷作家、诗人博尔赫斯的诗文选集《巴比伦彩票》,是公认最传神、最精准的中译本,也因此应邀担任《博尔赫斯全集》(林一安主编)的主要译者,译出博尔赫斯几乎全部的小说(仅4篇由陈泉翻译)和大量博尔赫斯的诗、散文、评论。

他翻译的博尔赫斯作品中的许多篇,已出版数个以上版本,并收入陈众议主编的另1套《博尔赫斯文集》内。

他也翻译不少智利诗人、作家巴勃罗·聂鲁达(PabloNeruda)的诗和散文。

他翻译的英语文学作品还有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得主约翰·史坦贝克(JohnSteinbeck)的《伊甸之东》(EastofEden)、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Lewis)的《巴比特》(Babbitt)、诺贝尔文学奖南非得主库切(J.M.Coetzee)的《彼得堡的大师》(TheMasterofPetersburg),19世纪英国路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艾丽斯漫游奇境(镜中奇遇)》(AliceinWonderland,ThroughtheLookingGlass),20世纪美国杰克·凯鲁亚克(JackKerouac)的《在路上》(OntheRoad)等。

西班牙语文学译作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女性智利得主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Mistral)的诗文集、诺贝尔文学奖哥伦比亚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Elgeneralensulaberinto)等。

意大利语文学译作还有16世纪托尔夸托·塔索(TorquatoTasso)的《耶路撒冷的解放》(LaGerusalemmeliberata)等。

2005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他在2002年译完的《欧·亨利小说全集》(TheCompleteWorksofO.Henry),共180万字,译介全部的欧·亨利作品给整个汉语世界。

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台了他翻译的《博尔赫斯谈话录》,内收博尔赫斯接受英语传媒访问的多篇谈话纪录。

他还懂得日语、德语、葡语、法语等语文,只有日语和英语是在校学的,西语等多种外语是自学。

他担任主要译者的《博尔赫斯全集》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以《波赫士全集》名称在台湾推出1套4卷的繁体汉字版。

浏览66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