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非简介_个人资料

21 09月
作者:admin|分类:名人大全

陈克非(1903—1966),男,浙江天台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将官训练班第二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九师排长、连长、营附,第九师第五十一团副团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军第九师四十九团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1944年任中国远征军第九师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九师第九旅旅长、整编第十五师师长、第十五军代军长、第二兵团第五军参谋长、第二军军长、第二十兵团司令官。1948年9月授陆军少将。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郫县率部起义。1966年自杀身亡。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克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天台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66年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陆军大学

个人履历

陈克非自幼勤奋好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次年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将官训练班第二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九师排长、连长、营附,第九师第五十一团副团长、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军第九师四十九团团长、师参谋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第二、三次长沙会战、远征印缅抗战诸役。

1938年5月,侵华日军进攻鲁南,奉命率部自徐州东调,牵制陇海路东段日本侵略军。在邳县、郯城地区与日军激战4昼夜,全力策应主力部队台儿庄战斗,取得大捷。次年末,开赴广西,率部主攻收复昆仑关,升副师长。1943年,率第9师渡过怒江,围歼日军于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顺利过江创造条件。过江后,率部在滇西边境浴血奋战,率先打通中印公路,攻占芒友,与驻印新一军会师,立首功,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褒奖。接着,担任中印公路东段警备任务。时云南省主席龙云之子仗势武装贩运鸦片,陈克非派部队拦截。云南省政府要员出面干涉,亦不顾,当众将鸦片全部焚毁,百姓称快。

1944年末,任中国远征军第九师师长。1946年秋,陆大将官训练班毕业,任整编第九师第九旅旅长,整编第十五师师长。1947年,升第十五军代军长。次年9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后任第二兵团第五军参谋长,第二军军长。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中将司令官。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郫县率部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高参兼第五十军副军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

1955年,转业后历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参事,并先后当选湖北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民革常委、民革候补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陈克非受到残酷迫害,在1966年9月投江自杀。1979年4月,中央统战部在武汉为陈克非召开追悼会,并予以平反昭雪。

个人作品

著有《光荣的抉择》、《第二十兵团从鄂西溃退入川到起义的经过》等。

人物故居

陈克非故居位于天台县城关镇螺溪村,为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陈克非中将家宅,现为陈克非后裔居住使用。总占地面积约1250平方,四周筑墙围合,中设墙门,门后设歇山顶门厅。故居采用中国传统木构形式与西式建筑风格有机相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000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43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